鼻咽癌肺转移患者,接受缓释库超微创治疗后好转
浏览:  来源:

上一篇: 瑞士咽喉癌患者

下一篇: 没有更多了

患者男性,患病时48岁,因无诱因的回缩性血涕,吞咽时咽部疼痛就诊于当地医院,CT检查提示鼻咽占位,经取活检确诊鼻咽癌。

患者确诊后行鼻咽部放疗30次,病情稳定。

4年后,患者出现胸痛,轻微咳嗽、咳痰症状,行CT检查提示右肺下叶占位,行PET-CT检查并取活检后提示:鼻咽癌转移瘤。患者不再适合手术治疗并放弃放化疗。

入院时,患者吞咽时咽部疼痛,呼吸时胸痛伴轻微咳嗽、咳痰。

鼻咽癌肺转移患者,接受缓释库超微创治疗后好转

患者PET-CT检查报告

PET-CT提示:

鼻咽癌放疗后,双侧颌下区见多个淋巴结稍增大,最大者为1.1×1.0cm,PET于相应部位见轻中度放射性浓聚影,最浓处SUVmax为8.5,SUVmax为4.4。

鼻咽癌肺转移患者,接受缓释库超微创治疗后好转

右肺下叶后基底段近胸膜处见1个结节状放射性浓聚影,大小为2.6×2.0cm

右肺下叶后基底段近胸膜处见1个结节状放射性浓聚影,大小为2.6×2.0cm,SUVmax为11.3,SUVave为6.4,CT于相应部位见结节状软组织密度影,病灶周围模糊,见略高密度影环绕周围,PET于相应部位未见明显异常浓聚影;双肺尖、左肺下叶内前基底段及后基底段见多发条索状密度增高影,PET于部分相应部位见放射性浓聚影,SUVmax为1.8,SUVave为1.3;双肺其他部位未见异常放射性浓聚影或异常阴影。

右肺门、纵隔内(前上纵隔、上腔静脉后、主动脉弓旁、主肺动脉窗、气管降突前、气管降突下及后纵隔)、胸骨上窝及左侧锁骨上窝见多发增火的淋巴结影,最大者为3.8×2.2cm,PET于相应部位见异常浓聚影,SUVmax为15.2,SUVave为8.1。左侧肩部皮下见1个小片状放射性浓聚影,大小为1.2×0.7cm,SUVmax为4.7,SUVave为3.3,CT于相应部位见小片状软组织影。

目前鼻咽癌肺转移的治疗手段大多以手术、化疗、放疗、中医治疗等手段为主,但效果都不理想。由于根治性手术创面较大,患者术后易出现干鼻、鼻出血、干鼻咽、异物感等症状,由于五官是相通的,部分患者会出现耳闷、耳堵的症状;而化疗手段大多为全身化疗,能够到达病灶的药物量很少,且化疗药物有很强的毒副作用,患者需要承受很大的痛苦;放疗则因为放射线对人体伤害大,引起一些并发症,如严重的胃肠道反应等,而中医治疗则是一种辅助疗法,并不能作为主要疗法治疗。更关键的是,这些疗法不能抑制复发、转移,一旦出现复发、转移,大多数患者无法承受,这位患者经过放疗后没有控制住,出现了肺转移。

这名患者入院后我们对他肺转移病灶用了缓释库疗法,对其鼻咽病灶用了器官靶向治疗。

鼻咽癌肺转移患者,接受缓释库超微创治疗后好转

缓释库(超微创-精准靶向治疗)治疗

缓释库(超微创-精准靶向治疗)治疗,可以理解为:

在CT或者B超引导下,把高浓度的化疗药物、免疫佐剂、缓释剂直接注射到肿瘤组织里,缓慢释放。通过把肿瘤局部(1)药物浓度、(2)作用时间:都提高几倍到几十倍,来产生作用。药物只在肿瘤内部作用,很少经过血液循环流到全身,副作用极小。配合免疫佐剂,产生全身抗癌免疫,抑制复发和转移。

患者经过一个疗程治疗后,吞咽疼痛症状消失,胸痛、咳嗽咳痰症状明显好转,后患者巩固治疗2次,咳嗽咳痰症状完全消失,鼻咽部和肺部病灶均明显缩小,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。

目前鼻咽癌的危险因素已基本明确,初步认为与EB病毒感染、环境因素、饮食因素、遗传因素有关,研究显示,长期使用腌制食品、大量吸烟有关,其早期症状不明显,随着病情的发展会出现耳鸣、涕中带血、头痛、面部麻痹等症状,患者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就诊。

同时,40岁以上,有遗传病史的患者应定期体检,重点进行EB病毒检测,少吃腌制类食品。这位患者在确诊前有近30年的吸烟史,所以拒绝吸烟和尽早戒烟是防病的关键。